站在未来约束当下,“永不妄称第一,决不甘屈第二”的理念使老胡和他的建业集团即使身处“寒冬”也能从容不迫,处变不惊。
3月2日,准备动身去北京参加“两会”的老胡,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作为房地产业的人大代表,在此次“两会”上,您准备如何参政议政?
胡葆森:今年我将侧重关注房地产业“去市场化”现象。我认为,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合理满足大多数城镇家庭住房需求的根本出路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大力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记者:你认为眼下房地产业过好“冬天”的关键是什么?建业是如何“过冬” 的?
胡葆森:我对房地产市场复苏持保守的乐观,冬天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中国的住房刚性需求是存在的,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主题,我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我们一直在冬天里长大,过紧日子有经验。
虽说都在讲过冬,但我更希望我们的心态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深秋的温度。深秋的温度,意味着它会让你在夏天的时候感觉凉爽,即行业经济很热,大家都快速膨胀、发展的时候,你也要保持冷静;反之,到了冬天,深秋的温度又让你觉得很暖和,即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你也要对未来保持积极乐观的姿态。深秋的心态可能会比较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在一个经济不太发达的区域做企业的人是最适宜的,但也是最难把握的。
记者:建业上市后,企业的发展思路是怎样的?
胡葆森:建业经过近两年的筹划,于去年6月6日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近两亿美元。当时我曾经说过,要用国际顶级投资人的钱给河南的普通百姓盖房子,实际上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大家知道,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地产公司大约有30家,目前,建业排在约第20位。我们在这个俱乐部里面还是一个新来者。我们今后几年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用三四年的时间,给资本市场交上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
记者:目前,建业提出了以全新的“建业标准”,建造没有瑕疵的产品,请问“建业标准”该如何理解?
胡葆森:建业17年来从未放松对产品创新和产品质量的高标准追求。任何行业都有一个“第一法则”,只有做了第一,才具备修改行业标准和制定行业规则的资格和能力。现在所说的“建业标准”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标准,是围绕我们的产品服务观——没有任何理由向客户提供有瑕疵的产品,没有任何理由向客户提供二流的服务——所制定的工作标准。
记者:建业作为中原房地产的龙头企业,下一步将如何引领中原地产市场?
胡葆森:从2002年我们确立由省会郑州“向下发展”的省域化战略开始到现在的7年时间里,我们开发了300万平方米的房子。我们希望在公司成立20周年的时候,建业的开发范围能够跨30至40个城市,同时开发的项目达50个以上。目前建业的规模(开工量、竣工量、销售量)在全国同行业企业中排在前十位,三年后要使年平均竣工规模达到200万平方米左右。2007年,我们在全省商品房市场占有率约为4%,2008年提升到5%,未来三到四年我们的目标是达到10%。
我坚信,只要城市化在继续,中原人民还是需要好房子的,建业会秉持“量入为出”的投资方针,持续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建设有效的客户研究模式,为大家提供真正需要而又能买得起的房子。我还是那句话,让河南人民都住上好房子。
胡葆森,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河南濮阳人,郑州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毕业。现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河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河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郑州大学兼职教授,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他被亲切地冠以“中原地产界的儒帅”、“新豫商群体的精神领袖”,以“让河南人民都住上好房子”为企业使命,“根植中原,造福百姓”;同时他为河南足球、环保、慈善等公益事业累计投入近3亿元。曾荣获“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中国房地产企业功勋人物”、“‘居住改变中国’海内外影响力人物”奖、中央五部委授予的国家首批“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称号。
明日河南之于中国,必同于今日中国之于世界。只有造就强大的企业,才能造就强大的河南。